如何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?
大家好!我是知行客。

人难免会被思维、框架、观念、模式所困,我们如何去突破自己的局限呢?今天知行客给大家分享9个技巧,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!
1.承认自己不客观
我们想解决的问题,通常是我们关注的问题。而越关注,则意味着我们越在乎,也越难做到客观。如果某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,可以先想想,自己是否就是问题的一部分。
2.保持“空杯”心态
即便在某个领域已是专家,我们仍要保持“空杯”心态。清空过去的所学所知,先倾听,不要批判。否则,我们无法学到任何新的东西。
3.创造安全空间
人们经常表达自己的观点,却很少吐露自己的情感。而情感往往代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需求,这些秘而不宣的东西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创造安全的空间,给人们足够的尊重,他们才愿意分享内心的情感。
4.分拆与求证
面对问题的时候,尽可能多地拆成不同角度去求证,即便某些角度看起来极度荒谬。“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”。
5、提问题,做连接
尽可能多提问题,充分了解人们的需求、专长、痛点。之后根据现状,整合资源、对接供需,创造新的机会。
6.打破常规
人们习惯通过常规思维和路径解决问题。比如,孩子不听话的时候,我们习惯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。但批评教育往往会激化矛盾,引发恶性循环。这时应打破惯有的解决路径,创造新的良性循环。
7.假设成立
即使我们不认可某个方法,也可以暂时假设它是成立的,接下来再测试其可行性。如果行得通,我们可以再多做一些尝试,保持开放的心态。
8.用故事说话
分享故事的时候,听故事和讲故事的人会在大脑中释放激素,进入“神经耦合(Neural Coupling)”状态。如果想推广新的认知或理论,讲故事比罗列事实的方法有效得多。
9.进化自己
如同拼积木,我们把杂乱的积木慢慢拼成稳定的结构,如城堡、汽车、宇宙飞船… 当积木的结构稳定之后,我们必须破坏掉原有结构,才可能带来新的进展。我们的思维体系也一样,需要不断自我迭代,才跟得上变化的速度。